首 页   渔业概况   渔业动态   行政通知   产业发展  科技推广  质量监管  资源环保  渔政执法  渔船检验  政策法规  供需信息
 
 
[行政通知] · 关于印发《2017年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方案》的通知 · 关于做好2016年渔业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 · 关于公布全省2015和2016年度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名单的通知 · 关于转发《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休闲渔业发展监测工作的通...     
 
  首页 > 科技推广 > 品种技术
稻鳅共作技术规范
发布时间:2017-06-08    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

  

  稻鳅共作模式是我省重点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,在富锦、巴彦等县(市、区)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,仅泥鳅一项亩效益达就到了500~1000元,一亩“稻-鳅”共作田的效益相当于两亩水稻单种田的效益,实现了“一地双收、一水两用”,“稻-鳅”共作模式在黑龙江省推广前景看好。实践还表明:稻田这种浅水环境非常适合泥鳅养殖,不仅可以进行成鳅养殖,还可以进行鳅苗培育,并且培育的鳅种成活率高、规格齐、体质好。

  一、稻田选择

  作为准备养殖泥鳅的田块,一要水源充足,注排水方便,水质无污染,不受干旱影响和洪水威胁。水质符合《渔业水质标准》(GB 11607-1989)。枯水、漏水或轮灌的田块及溢洪区、排水汇集地不宜选择。二是土质保水性好,耕作层深,黑色壤土最好。耕作层浅的沙土田、沙泥田不宜选择。三是稻田最好集中连片,单块稻田面积以1~15亩为宜。

  二、田间工程

  1、田埂

  对于土埂,为防止坍塌和漫埂跑鱼,稻田内埂的埂高加高到40cm,顶宽加到30 cm,底宽加到50 cm;稻田外埂的埂高加高到50 cm,顶宽加到40 cm、底宽加宽到60 cm。另外,还要夯实田埂,保证田埂坚固。水泥埂不需改造。

  2、进排水口设施

  进排水口最好呈斜对角设置,在进排水口处设置密眼拦鱼栅。进排水也可采用进排水管,将直径5cm以上的PVC管埋入田埂中,并夯实。进水管口用60目筛绢包扎。排水管处略低于稻田田面,并在排水管前设聚乙烯网拦,网眼大小以不影响排水,不逃鱼为宜。

  3、鱼沟(鱼坑)

  (1)好处

  主要有三方面好处:一是可增加水体面积和体积,扩大泥鳅的生存空间;二是容易捕捞,稻田放水时泥鳅会汇集到鱼沟内;三是鱼沟可以作为泥鳅的越冬场所,因为稻田养殖的泥鳅很难捕净,剩余的泥鳅可以进入鱼沟内越冬。

  (2)开挖时间

  一般泡田整地后挖鱼沟,如果泡田整地前挖鱼沟,泡田耙地易导致鱼沟淤塞。必要时水稻插秧后,还要对鱼沟清理一次。

  (3)开挖方法

  鱼沟:在稻田内靠近田埂边挖鱼沟,距田埂底部0~0.5米。鱼沟宽50~60cm、深30~40cm。 可在一个田块内挖一条边沟、两条边沟(相通,呈L形)、三条边沟(相通)或四条沟(相通,呈口字形),不建议在田块中间部位挖鱼沟,如田字形、井字形鱼沟,以免影响机械插秧、机械收割。鱼沟面积一般占稻田面积的5%以下。

  鱼坑:在稻田一边或两挖,比沟深一些,一般60~80cm深,宽2~3m或更宽,相当于稻田边的小池塘。

  (4)面积

  挖多少鱼沟、鱼沟,根据产量确定。亩10公斤斤以下可以不挖沟。亩产10公斤以上,产量越高,需要挖的鱼沟越多。一般亩产50~100公斤,鱼沟或鱼坑5%的鱼沟就可以。

  4、防逃墙

  防逃是稻田养殖泥鳅成败的关键。在田埂内侧埋一圈聚乙烯网布(20~25目)作为防逃墙,墙高40~50cm,入土深度15~20cm,并用木桩或竹竿固定。

  5、防鸟线

  水鸟对泥鳅的危害比较大,水鸟多的地方,还需建防鸟线。在相对应的田埂上每隔30厘米打木桩,桩高20厘米,入土10厘米。相对应的木桩拴聚乙烯网线或0.2毫米的胶丝线,拴牢、绷直,在稻田上呈一排排平行线。网线可影响水鸟的飞行动作,水鸟就不敢来捕食泥鳅。

  三、水稻栽插

  1、水稻品种选择

  根据所处积温带,选择抗倒伏,米质优良的粳稻品种。第一积温带可选择稻花香、松粳19号、龙稻16等,第二积温带可选择绥粳14、龙粳21等,第三积温带可选择龙粳26、龙粳31、龙粳29等。

  2、插秧

  黑龙江省水稻插秧时间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初,插秧方式采用机插、手插均可,以宽窄行(大垄双行)为好,宽行间距40厘米、窄行间距20厘米。普通插秧机一般不能插宽窄行,需要对插秧机改造。另外,插秧时注意鱼沟边行密植。

  四、泥鳅苗种放养

  1、土著鳅科鱼类

  (1)苗种来源、放养时间及放养规格

  秧苗返青后(插秧7天左右),6上旬放养泥鳅苗种。除了泥鳅外,大鳞副泥鳅(俗称黄板鳅)、黑龙江泥鳅(俗称黄线)、黑龙江花鳅(俗称花鳅)等均可作为养殖对象。

  a)鳅苗培育:放养人工繁殖的能够平游的鱼苗。

  b)成鳅养殖:放养体长4~6cm、体重1~3克的鱼种,捕捞本地野生泥鳅苗种或人工培育的苗种。人工培育的苗种一般规格整齐、体质健壮,养殖效果好。

  (2)放养密度

  a)鳅苗培育:一般泥鳅水花放养密度为5~10万尾/亩,单产可达25~50kg/亩。也可放养亲鱼鳅,放养密度为10~15kg/亩,以后田内留足亲鳅,不需投放苗种。

  b)成鳅养殖:一般鳅种放养密度为10~20kg/亩,单产可达40~80kg/亩。

  2、台湾泥鳅

  当年鱼苗当年即可养到商品规格。不投料,亩放规格4cm的夏花鱼苗1000尾,可产10kg。如果投喂饲料,可加大放养密度,亩放2000~5000尾,亩产可达到20~50kg

  五、种养管理

  1、饲料投喂

  鳅苗培育前期(7月中旬之前)可不投喂饲料,主要依靠农家肥和生物渔肥肥水,后期投喂膨化浮性饲料。成鳅整个养殖期都投喂膨化浮性饲料。膨化饲料粗蛋白含量一般达到34%~36%即可。从近两年我省稻田养殖泥鳅情况看,膨化浮性饲料的养殖效果要好于沉性硬颗粒饲料和散料。膨化饲料一般每天投喂一次,上午投喂,日投饲率为3%~5%。根据泥鳅吃食情况调整投饲量。

  2、水位控制

  泥鳅苗种入田后,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,先浅,后深,再浅。前期浅水能促使秧苗扎根,水深保持5~8cm。中期正值水稻孕穗期,需要大量水分,水位保持15~18cm。后期水稻抽穗灌浆成熟,水位保持在10~12cm左右。

  3、施肥

  根据水稻种植要求施肥,以农家肥为主,化肥为辅。鳅苗培育需在放养前一周施生物渔肥,培育浮游动物,每亩施生物渔肥0.5kg;放养后,每隔7~10天施一次生物渔肥,施肥量为0.25kg/亩。7月中旬以后,停止施生物渔肥。因为生物渔肥中含有无机肥,所以水稻的无机肥施用量应相应减少,以免水稻出现贪青,甚至倒伏的现象。

  4、病害防治

  (1) 泥鳅

  鱼种入池前,用浓度30mg/L的聚维酮碘溶液或3%的食盐水消毒10~20分钟。饲养期间注意观察鱼活动情况,定期检查鱼体,发现鱼病,及时治疗。注意驱赶清除敌害生物,敌害生物主要有蝌蚪、蛙类、水生昆虫及幼虫、肉食性鱼类、鸟类、水老鼠等。

  (2) 水稻

  尽量少施或不施农药,必须使用应选用低毒高效农药,用药时加深稻田水位。粉剂最好在清晨有露水时喷洒,水剂最好在露水干后喷洒。另外,在稻田设置诱虫灯,具有较好的防虫害效果,昆虫还可作为泥鳅的饲料。养殖泥鳅的稻田杂草很少,杂草大多在出芽阶段就会被泥鳅吃掉,一般不用施除草剂。

  5、日常管理

  经常检查田埂,发现漏塌,及时维修和夯实。注意维护和修整进出水口的拦鱼设备和防逃网。特别要注意降雨天的管理,加强检查,保持排水通畅,防止雨水漫埂,冲坏防逃网,造成逃鱼。

  六、产品收获

  1、起捕时间

  一般8月下旬,稻田放水时开始捕捞。捕捞过晚,进入九月份以后,随着水温下降,泥鳅会钻入泥中,很难捕捞。

  2、起捕方法

  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捕捞:(1)地笼网捕捞:傍晚将地笼设置在鱼沟中,第二天早晨起捕,注意结合进排水冲水刺激。(2)须笼捕捞:我省从江苏省购买的塑料须笼,价格便宜,使用方便,多用于捕捞鳅种。在塑料须笼内放几粒饲料,放置在鱼沟内,过一段时间检查须笼内的泥鳅,取出即可。从捕捞效果看,地笼的捕捞效率较高。

关闭窗口
 

主办: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  承办: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  黑ICP备05005700号 信息维护
地 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街178号 邮 编:150018 传 真:0451-84610948  电子信箱:hljyyxxw@163.com